上级精神
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
“金妹!金妹!雪梅不在家吗?我给你们送好东西来啦!”还没到店门口,我就高兴的吆喝起来了。
“陆书记是您啊,快进来喝口茶。”贫困户陈金妹看到我立马热情地请进屋里。
“看我给你们带了啥好东西?你们金食尚小吃店的营业执照办下来啦。”我高兴地将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交到他手上。
“这么热的天,您怎么还亲自送过来呢,打个电话,我过来拿就好啦……”看着满头大汗的我,陈金妹感激道。
陈金妹是福建省福安市仙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也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。他和妻子都是文盲又上了年纪,儿子因病去世后,儿媳妇患上了抑郁症,无法从事体力劳动,家庭的主要收入仅靠夫妻两人务农所得,因劳动力缺乏又举债为儿媳治病,孙子年幼尚在校读书,家庭生活举步维艰。
“我这是正好要过来看看你们的杂货店布置的怎么样了,还有啥困难不?有啥要帮忙的你们尽管开口,能办到的一定尽力,办不了的后面还有党委政府呢,一定会帮你们解决问题的!”
“您看,该用的材料我们都备好了,您这营业执照一到,我立马就能开张了,太谢谢您了,我们两夫妻都是文盲,没您帮我代办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陈金妹紧握我的手感谢地说道。
“这是我应该做的。儿媳妇最近怎么样?我有问过厂里的领导,对她的评价挺高的,虽然不是很善于交流,但是干活很卖力,是个能吃苦的孩子,慢慢地学习融入社会,相信这对她的病情也是有帮助的。”
2017年底,陈金妹一家住上了一套敞亮的新房,他是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户。
“房子去年底验收通过了,政府补贴11.5万元也到账了。今年家庭条件好起来就能把当初借来盖新房的三万块钱还上。”陈金妹的妻子林雪梅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望。
“这新房子住上了,小吃店快开业了,儿媳妇也走出了家门,肯与外界沟通了,每个月还有1500的工资补贴家用。这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,多亏了党委政府的好政策,更要感谢像您一样一路关心帮助我们的好干部。”陈金妹满含热泪地说道。
看着老陈一家生活一天天好起来,我的内心感慨万千。扶贫攻坚是场持久战,若说精准帮扶是滴灌的话,我们进村入户就是精准扶贫的管道,走进群众,贴近群众才能做好工作,放下“架子”,俯下身子,听到群众的心声,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。
基层群众工作急不得,慢不成,我是个老党员、老纪检,纪检干部不仅是扶贫攻坚的“护航员”,也是“筑路人”。平时我们要注重内强本领,强化监督执纪的同时,要有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精神,以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,继续为民办实事办好事。(福建省福安市城阳镇纪委书记陆小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