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政文苑

匾额话廉 | 感发惩创

发布时间:2025-06-30 发布者:福安市纪委 文章来源:福安市纪委监委网站 阅读 : 48

        初到福安市溪潭镇溪填赵氏宗祠,感觉颇具传统风格、精湛工艺、人文丰富。祠堂戏台上方挂一匾额,上书“感发惩创”,相传为朱熹予赵万年赠言,溯出朱熹《论语集注·为政篇》:“凡诗之言,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,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,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”。

640.png

图为“感发惩创”匾

赵万年,字方叔,宋乾道四年(1168年)生于富溪。宋淳熙十四年(1187年),赵万年赴闽北从朱熹学,朱熹赞赏他“诚恳笃志”。庆元二年(1196年),赵万年应试得中武举,任京湖制置司干办官。

宋开禧二年(1206年)金兵围襄阳,人无固志,诸司相继遁,赵万年力赞招抚使赵淳死守围城。在其抒志诗《襄阳岁暮》中写道“岁暮嗟为客,那堪复被围,一心惟许国,视死已如归”,明示以身许国,誓与城池共存亡。

从开禧二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,金人二十万大军围攻襄阳城。先后大战12次,水陆攻城34次,相拒九十余日金兵退去,城围得解,成为宋军事史上以弱制强的少有战例。为守襄功绩,赵万年晋为“武德大夫”,父亲赵孟筠赠秉义郎,子赵应台荫授会同县尉。

640 (1).png

图为溪填朴园赵万年像

守襄期间,赵万年著有战事纪稿《襄阳守城录》和抒志吟稿《禆幄集》。《襄阳守城录》记述守城经历慨况等,宋宿儒同枢密院事、端明殿学士鹤山魏了翁为之序。《襄阳守城录》备受后世史学家推重,史学家、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主编《湖北通志》中“开禧守襄阳传”就取材于此书;《裨幄集》为抒志诗集,收录吟稿十三首,忠国之忱溢于行间,民族气节凛然纸上。

宋嘉定二年(1209年)赵万年卒于任,终年42岁。子赵应台、应文扶榇归,葬于福安白沙村后祖山墓地。


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